2018年10月26日 星期五

[中級獨木舟] 拖繩

拖繩這玩意,實在是太太太重要。「一條拖繩一道氣」,救命之物。

所以,每一次教班,即使是高級班,我都帶拖繩。而出旅程時,我要求「絕大部分」隊員,要帶備拖繩。

以往我們都會自製拖繩。但社會進步,今時今日,大家都喜歡買。

首先說一說,拖繩不同的部分。這裡借了一位靚仔教練的powerpoint圖。這裡是香港海上,最常見的拖繩。



拖繩有條橡筋,用以緩衝,也令拖力較為有效。

這裡介定一下。負責拖的,叫做Rescuer;被拖的,叫做Patient。

拖繩用腰帶繫在Rescuer身上,另一端有個扣子,用以扣在Patient艇上。

拖救的方法,五花百門。有一拖一、二拖一、一拖二、一拖三、一拖很多。甚至不是拖獨木舟,拖隻快艇,都可以。



以上是不同拖法。

最後要聊的,是用後處理。

拖繩浸海水後,必須泡在清水裡。不是整個拖繩包泡進去,而是整條抽出來,才泡進去。這裡,才不會內藏沙石。




泡乾淨後,要把繩吊起,晾乾。曾經有人試過,沒有晾乾就收起來,結果一年半後,繩子還是濕的。




[中級獨木舟] 扒側流


話說,上次出旅程時,我們遇上側流,大家都被水流和風逼得太緊,費了很多力氣。

於是,今天在這裡聊一聊扒側流的方法。

想象你向前扒,風和水流從右邊來。這是右側流。



風和水流,會對艇造成幾個影響。第一,是會把艇頭吹向下風位置。於是,艇頭會偏。




應對方法很簡單,也是運用掃槳。右前槳、左掃槳,把艇頭方向扒直。這是簡單而有效的方法。當然,方法有很多。

第二個影響,是風水流會令艇「橫移」,移動到下風位置。於是,艇的路徑,會形成一個弧線。大家都知道,弧線比直線費力。



應對方法,就是把艇頭指向上風位置,約莫10-20度。這要看風水流的強度,角度要調整,有時侯甚至要30度。



這裡打破一點迷思。扒獨木舟,「把艇頭指向目標物」這原則,不是永遠不變的。


最後提一下,有時侯(其實是大部分時侯)我們遇下的側流,都不是絕對的「側」。甚麼意思?風和水流,可能是左後方、右前方,等等。而且,每一刻都在變。


但基本原則學懂了,情況有變,也能隨機應變。

[獨木舟旅程] 2018-10-21 橋咀之旅


這是胡教練


他眼睛不大,眼光卻遠大。
他嘴巴不大,說話卻宏大。
他年紀不大,成就卻偉大。
他不大,聽說給人的滿足感卻是很大。

2018年10月21日,是很特別的日子。我們的胡教練,今天要結婚了。


我答應過他,要為他寫點甚麼的。這算是一點心意。

言歸正傳,今天的旅程,我們去的是橋咀。


[大合照]
而這次男女比例較為平均,多點男士,搬艇起來是舒服一點。還有一位消防員,左肩右肩都可以扛上一人。

出發前,大家都練習著「踩腳踏」和「轉腰」。


[鹽田仔碼頭]
這是我們群組,第二次旅程吧。大部份人都有經驗。扒往鹽田仔,比上次快了很多。看到那黃色小屋,就有食物的香味。


[往橋咀的路]
今天風大水流大,往橋咀的路,有一段是順流,有一段是側風側流。初嘗側流,大家都未適應,給推到下風處。這可要費一點勁。

有方法的。人生在世數十載,最重要是有方法。


[橋咀]
把艇泊在橋咀泳灘旁,看見那著名的連島沙洲。這時水位還好,往沙洲的路清晰可見。別人乘街渡過來,我們扒的是獨木舟。扒艇是瀟灑,帶點海風的鹹味。


[波蘿包石]
這是橋咀著名的波蘿包石。這小東西,是地質遺物,非常雋永。這也代表某種香港特色,「波蘿包」甚麼的,我們才懂,洋人都不懂。


[橋咀連島沙洲]
這條路不長,但走起來不容易。一來是條石路,有點崎嶇。二來風景太美,女生們都喜歡自拍。你猜這條路走了多久?





[鹽田仔小島大廚]
逛過橋咀,我們到達鹽田仔。午餐在這家「小島大廚」,我很喜歡的餐廳。曾經有段日子,我通宵當值後,都開車來西貢,扒獨木舟來這裡,瞧著大海一個下午。

聽著海風,海浪撫岸之聲,有療傷之用。






下午三時半,我們回到斬竹灣。在這陽光燦爛的十月,我們都一起扒了一段路。





期待下一次旅程!




學習如吸毒

過去一個星期幾乎沒有任學温書、學習。 這是我刻意的。故意遏止學習慾望,看看自己活成怎樣。結果是:很糟。 停止温書,心靈深處則浮現一種空虛,像是光陰虛度,難以應付。 這是真實感受,不是自欺欺人。明明我專科試也考到了,本應大條道理停止學習。但學習在我生命中彷彿成癮了,無法戒除。 對於...